教育理论

当前位置:首页>他山之石>教育理论 >正文

家庭教育实用策略和方法之(一)身教胜于言教

发布日期:2014-05-08 14:57:54 浏览量:902

《论语》中孔夫子反复强调治者表率、模范作用的重要。他说:“子帅以正孰敢不正”你带头走正路谁敢不走正路呢?“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”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端正别人呢? “其身正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虽令不行”你为人正派,就是不发令人们也会仿效你的行为去做,你行为不正派,就是你发令人们也不会执行。这里虽然指的是统治者统治国家的道理但同样也适用于家庭教育。父母若为人正派带头走正路,你不多说,孩子也会效仿你的言行走正路。家长的表率作用对孩子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无论怎么估计也不为过。伟大作家鲁迅一生受其父某些表率作用的影响就很突出。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读书勤奋,阅读兴趣广泛,20 岁就中了秀才。周伯宜在日常生活中衣着整齐,用品整洁,书桌总是整理得很清爽,从来没有乱堆乱折的书。这都影响了鲁迅的一生。鲁迅也是读书勤奋而广泛,他效法父亲的榜样,幼年就爱藏书,所有的书都整整齐齐地摆在箱子里。看书时先洗好手,绝不允许指甲划过去或用手指蘸口水去翻书。他折纸钉书用纸包书都整齐而有棱角。父亲读书、爱书的模范行为在鲁迅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象。这说明父母榜样的力量对教育孩子有多么重要。

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得好“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,归结到父母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。”

我们常说:孩子是父母的翻版。指的就是父母经常在以自己的行为影响自己的孩子,并养成了他们大部分的行为举止,待人方式,说话腔调,解决问题的技巧等等。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也认为,孩子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90%来自父母的榜样,有什么样的父母,就有什么样的子女,因此,树立榜样是培养孩子最简单的手段,甚至在你不在孩子身边时,也能发挥作用。孩子只有看到你是怎么做的,才会听你是怎么说的。

一个孩子每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,所以,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,要想孩子成功,家长就要给孩子做好表率,加强自身修养,做一个有理想、有追求、善于思考、有恒心、有自信的人,因为这些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,千万不要把业余时间都打发到牌桌上和没完没了的电视或应酬上,要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。

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:“如果教育者自身有很多的缺点,那么任何的教育都是没有用的。”因此家庭教育艺术的前提、基础是家长的以身作则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正人先正己”。

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,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。这只鹦鹉非常美丽,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: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,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。女主人十分焦虑,急忙带它去看兽医,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。

检查结果证明,鹦鹉完全健康,根本没有任何毛病。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,医生回答说:“俗话说,鹦鹉学舌。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,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,是吗?”这时,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。原来,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,所以经常咳嗽,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。

几年前,我们中学一位保卫科长病了,我们到他家去探望,他家就住在中学东侧老三区,一进门,就听见窗台上有一只鹩哥压着嗓门在叫“磨剪子来呦,镪菜刀”,有气无力的样子。原来,每天在这个时候,就有一个磨剪子的老头在楼前窗下吆喝。久而久之,鹩哥就学会了吆喝声。

有一位父亲忠厚老实、为人友善,在单位中人缘很好;孩子却不同,常因一件小事就和同学争吵,还时常动手打人。老师家访,说明了来意,想了解一下情况,家长一听老师的讲述,火冒三丈,父亲一急,说出了一句暴露天机的话,“这个孩子我知道有这个毛病,因为这件事,我没少打他,可是怎么也打不住,等他回来,我再打他一顿给你解解气。”

老师说明了这其中的道理,家长却觉的十分的委屈,“我从来不和别人闹矛盾,更不欺负别人。”

初听,觉得满有道理的,但从这位父亲的话中不难知道,这位家长的管教方式完全是打,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。家长并无心教孩子去打别人,可他打的行为,使孩子领悟到一个“真理”:打可以强制别人服从。大人可以理直气壮的打,我为什么不能照打不误呢?这位父亲是做者无心,但孩子却看者有意,这就是家长潜移默化给孩子的,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失败、家庭教育的悲哀!

从这几个例子中我们不难认识到“孩子是父母的一面境子”这句话其中的深长意味。

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做父母的:“你们怎样穿戴,怎样同别人谈话,怎样谈论别人,怎样欢乐或发愁,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,怎样笑,怎样读报……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。”自己对孩子不尊重却要孩子尊重自己,这类似的事在不良的家庭教育中常见。比如:自己常污言秽语,出口伤人,却要孩子讲文明礼貌;自己整日“吞云吐雾”,酗酒成性,赌博为快,却要孩子学走正道;自己从不看书读报,却要孩子好好学习;自己大把花钱,挥霍浪费,却要孩子注意节约;自己成天游手好闲、好逸恶劳,却要孩子独立自强;自己说假话,讲大话,却要孩子待人忠厚、诚实……结果是:“上行下效”,孩子跟着父母学起来,沾染上了种种不良行为习惯,甚至最后酿成苦酒,父母后悔莫及。

著名教育家特娜夫人说过:“孩子是父母的影子,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,父母的行为要自慎,应处处作孩子的表率。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”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:“家庭的气氛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。孩子的一般发展、记忆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兴趣如何、成年人在谈些什么、想些什么、干些什么、以及他们对儿童留下了哪些影响。”“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时怎样做人,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。”

几年前曾看过一则有关神童的报道,说的是一个名叫吕超的小男孩,1岁4个月开始学汉字,3岁脱盲,4岁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,5岁跳入三年级,到9岁时连续跳级到初中二年级,并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。10年来,他阅读幼儿读物、儿童读物、科普读物及名著2000多本,发表了数百篇的文章,而且是全面发展。他的父母在谈到对儿子培养的经验中,特别强调的一点,就是家长自身要做好表率,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。夫妻二人每天在孩子学习的时候,从不看电视、聊天,而是和孩子一样,看书、学习,提高自身业务。为了辅导孩子,他们还重新学了中、小学的课本,看了许多辅导材料,先提高自己再指导孩子。为了给孩子做好表率,他们不玩麻将、不说粗话、不吵架,即使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,也从不当孩子的面争执。

有一次周日早上,德国人玛丽和中国朋友约好带孩子去博物馆的,正要出门,突然玛丽接到一个重要的电话要马上出去下,玛丽告诉朋友和儿子约翰尼:“八点四十你们在博物馆门口等我,办完事我会赶过去和你们会合!”于是朋友就带着约翰尼先过去,到了博物馆后看时间还早,朋友就带着约翰尼在博物馆广场附近的地方打发时间,8:40快到了,朋友远远的看到玛丽飞奔着朝博物馆门口跑来,朋友赶紧也拉着约翰尼往博物馆门口赶,看到朋友和约翰尼,玛丽上气不接下气的,“玛丽你不用跑的,看把你累的,时间刚刚好啊,不用着急的”朋友边看时间边跟她说。“哦,对不起,我迟到了,非常抱歉!”她抱歉的说。“非常抱歉,约翰尼对不起!”说着给朋友和约翰尼深深的鞠了一躬,“请你们原谅!”。朋友看看时间,8:41。“没什么的,就一分钟而已。”朋友告诉玛丽。“请你们原谅,我迟到了!”玛丽再次鞠躬。早就听说德国人时间观念强,严谨务实,这次真的见识了!朋友认为玛丽给孩子树立个很好榜样!

中学初三年级9班有一名学生叫戴安澜,品学兼优,她在上小学的时候,她的妈妈在万庄石油分院工作,为了激励孩子学习,母女俩一起学习,最后孩子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学火箭班,她妈妈考上了北京总院硕士研究生,后来又读了博士,留在了北京,孩子的北京户口最近也解决了。戴安澜妈妈教育孩子好好学习,不是靠说教,而是做榜样。